当百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命运多舛什么意思(为什么多数人命运多舛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6 10:47:37    
  


命运多舛就是巨大的不如意且不明所以。人类社会从产生的那一天开始,就确定了作为具体而言的人的从属性。人不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性,只是从属性。人类社会的第一性是技术,第二性是货币,第三性才是人。判断主体性强弱的逻辑只有一个,发展过程中的复利效应。复利就是集成与进化。在时间长河中下一个版本,是可以不断集成不断进化。相对而言,技术的复利是最强的,其次是货币。而人的复利效应是最弱的。人的复利效应弱体现在两点,其一,空白而来。再科学家的父母,再创业家的父母,其孩子也得从识字开始。前30年时间耗尽在对基础知识与基础情感的认知上。其二,日更不得。需要极大的志向与意志,才能让人保持日更状态。大部分人的意志,落实在具体行为上都是断断续续的,难以日更的。日更就是下一刻比上一刻更好。关于日更,货币可以轻松做到,技术也可以轻松做到。


不可否认的是,技术与货币都是寄生在人类社会的。但就生命属性而言,技术与货币都比人强悍太多。有一些极端的科幻思考者,“人只是器皿”。用它去生产一些什么。如同母亲是孩子的器皿。如今,已经出现了体外孕育孩子的技术方案。技术,货币,人,这三者的关系,可能就是,“人是货币的器皿,货币是技术的器皿”。通过人的生存与生活,让货币产生以及流动,继而实现货币的集成与进化。以及,通过货币的累计与流动,让技术产生以及流动,继而实现技术的集成与进化。人类,货币,技术,这三者是平等且平衡关系。人的总和不等于人类。实物质加虚物质才是人类。人的总和,只是实物质。一男一女不等于婚姻,中间太多经历与改造。这些经历与改造就是虚物质。


“以人为本”这个概念是有问题,准确表述应该,“以人类为本”。在“人类,货币,技术”中,人类不一定可以处于“为本”的位置上。勉为其难可以是一个量级上的,但随着文明的发展,隐隐然正在成为弱一级的存在。人类的集成与进化,主要是依靠教育。教育就是把前一代人类继承下来。继承的前提是文字。文字化只能保留部分上一代累计。直到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,保留比才大幅度提升。虽然保留比提升了,但是大脑的物质构造,导致能够处理的信息很有限。为了处理快速膨胀的信息量,人类社会从通才时代走向了专才时代。在通才时代,个人对社会的理解与参与,约等于人类的理解与参与。进入专才时代后,个体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快速弱化,甚至消解。主体性就是生存与发展的自主性。在大风大浪的海上,最糟糕的位置不是看得见风浪的船舷,而是看不见风浪的船舱。主体性首先是能够看到整体的存在,其次才能做出转舵与跳船的决定。主体性丧失,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命运无力感。而个人主体性的丧失,是随着人类之于货币与技术话语权降低,以及人类社会从通才时代转为专才时代的必然发生,以及加剧发生。


“人类社会从通才时代转为专才时代”,就是个人的重要性在降低。“人类之于货币与技术话语权降低”,就是人类的重要性在降低。


通过互联网实现了文字的留存比,提升了人类的集成与进化。同时,货币与技术也是构建在“文字留存比”之上。可以把“人类,货币,技术”理解成三颗大脑,就同样的文字留存而言,就集成与进化的功能而言,货币大脑是人类大脑的100倍,而技术大脑是货币大脑的100倍。随着文字留存比的提升,三个大脑的绝对差值,是在加速扩大的。石器时代一场大战,同时消灭人类,货币,以及技术。所以,走出这种“同时消灭”的范式,人类用了10万年。现在一场战争,只能消灭部分人类,消灭部分货币或者还有部分扩大的,以及技术获得快速扩大。货币难以消灭,而技术几乎不可能消灭。这种发展范式的不同,导致了人类之于货币与技术的话语权在加速。


回应标题中,“为什么多数人命运多舛”就是因为主体性的丧失。成为更强大更客观存在的从属。这种命运多舛,大部分是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命运绝望感,小部分是它吃肉你喝汤的现实窘迫。它是谁?技术大于货币,货币大于人类,人类大于人。而我们个体,就是那个“人”。技术,货币,人类,就是“它”。


很多人都愿意选择另一立场,“技术为货币服务,货币为人类服务,人类为人服务”。确实有一些个体,实现了历史级的成就。称呼英雄豪杰也不为过。同时,绝大部分的人,其生命是生如蝼蚁,去如烟尘的。是微不足道。古往今来,都是如此。导致将这种命运走向看成理所当然,然后产生了一套或者宿命论或者成功学的解释。在我看来,宿命论与成功学都是没有揭示本质的。本质上立场问题,“技术,货币,人类,人”是一个主体性从高到低的过程。主体性与配套性,才是我认为人之命运走向的关键。人之主体性之弱,是宏观与客观属性。但不意味着人之主体性不可以有较强的存在。人之主体性,可以在全局较弱中谋求局部较强,可以在长周期较弱中谋求短周期较强。主体性较强,就是命运的自主。命运自主就是命运命运多舛的反者之动。


命运自主的逻辑是人之主体性增强,路径是什么呢?路径有三,其一,人的社会化。其二,人的货币化。其三,人的技术化。化就是结合。与社会结合,与货币结合,与技术结合。这里的“社会”就是前面“人类”的代称。提升主体性,就是要与主体性较强的存在结合。


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,人的社会化是在减弱。互联网理论是实现了六度空间理论,而多数人只是用它在固化偏见,夯实老友。人的社会化具体表现为,多样化的生产关系。分工就是单一的生产关系。海尔的小微创业理念,就是从单一的受限的生产关系,变成多样的开源的生产关系。如此,人的社会化就是获得了扩大。用不完全但准确的表述人的社会化,“创业精神”。所谓创业精神,就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拿到确定的结果。是否有较强的创业精神,以此判断社会化强弱。不能落实为生产关系的社会关系,只是初级关系,以及初级社会化。


再说说人的货币化与技术化。之前写了一篇文章来说“传统文化的负面性”,争议很大。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是很明显与要命的,集中体现在,缺乏货币化与技术化。一个农业社会周期,搞3000年还不算完。在农业社会时代中,在前面“人类,货币,科技”的主体性论述中,货币与科技的主体性还没大部分拓展,人类的主体性还较强。传统文化大量的论述,都是集中在“人之社会化”的层面。是符合农业社会阶段性的。二十四史,王侯将相,人的主体性获得了较大的扩大。到了工业社会,以及信息社会,人的货币化与人的技术化,成为了更具备主体性的路径。也是当代新文化运动需要补充与创新的。


人的货币化,可以分为一低一高两个操作,其一,市场化。其二,金融化。市场化就是物与货币的交付。而金融化就是货币与货币的交付。狭义上,市场化是金融化的基础。广义上,金融化是市场化的一部分。市场意识与市场能力,被很多人低估了,错会了。


再说人的技术化,可以分解成两个思维方式,其一,产品思维。其二,维度思维。产品思维,就是稳定且规模输出。维度思维,创新创造的输出。


以上基本说清楚了,命运多舛是因为主体性减弱,而要走向命运自主,就需要提升主体性,通过人之社会化货币化以及技术化来实现。如果掉入“以人为本”的自我中心论,一定要认定太阳围绕地球转,是可以用以解释1000年,但对于提升人之主体性是没帮助的,且是负作用的。不搞宿命,不搞成功学,坚定的逐步的提升主体性,让命运多舛逐渐部分的转化成命运自主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妻子不爱丈夫的表现行为(不喜欢一个男人的4个表现)

    爱情就像一场舞蹈,需要双方的默契和配合。但有时候,男人可能会陷入一种错觉,以为自己的舞步总能赢得女人的心。然而,女人的心思往往细腻而复杂,她们的表达方式也常常含蓄而微妙。当一个女人不喜欢一个男人时,她可能不会直接说出来,但她的行为和态度却会透露出一些明显的信号。那么,女人不喜欢一个男人的表现有哪些呢

    2025-08-12 10:21:32

  • 有魅力的男人的特征有哪些(有魅力的男人有这六个特征)

    有魅力的男人有这六个特征一个有魅力的男人,不在于他有多帅,不在于他的事业有多辉煌,而在于他的性格,他的人生态度等等。那么,有魅力的男人有什么特点呢?和边肖一起看看吧~1.有智慧和创造力当一个聪明、聪明、有创造力的人可以用他的智慧帮助别人解决难题时,他的智慧就变得非常有吸引力。尤其是在女人面前,有自己

    2025-08-12 03:00:12

  • 一个男生在等你说复合的表现(只要出现一点就说明他还在惦记你)

    你能正确识别出前任发出的复合信号吗?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觉得,前任只要主动提分手,就代表他不想给你们的感情再留一丝余地了。其实不是的,大多数情侣只要真心爱过对方的,而且分手的时候也没有闹得太撕破脸的,还残留有不少正面印象的,他潜意识里多多少少都会渴望被你打扰的。他嘴上虽然不说,但脑子里肯定这样想过,只

    2025-08-11 11:24:40

  • 如何确定该不该复合?(你需要知道这4点)

    有的人在和恋人分手后,感到自己放不下对方,就想去找对方复合,同时又害怕复合之后还是无法和对方处下去,最后仍旧会分手,陷入了害怕痛失所爱和担忧重蹈覆辙的两难境地。并且那个时候刚刚和对方分手,分手后的难过、伤心、痛苦、气愤等负面情绪又会扰乱他的思绪,使他很难理性看待并分析当前的感情状况,就难以做出正确的

    2025-08-11 09:28:14

  • 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真心爱你,看他对你有没有这三种表现

    当女人有了和男人牵手一辈子的念头,就会默默地关注着这个男人所有的事情,弄清楚这个男人所有的动态,并且期待这个男人对自己能够能主动一些,然后和自己发展成为一种有始有终的恋爱关系。然而,天下男人并非各个方面都是平等的。总有一些男人,因为现实的因素,自身的差距,不敢主动与你接触,不敢大胆去付出,更不敢说爱

    2025-08-10 07:52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