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百科 手机版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山海经故事讲解全集(《山海经》解读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6 09:55:14    
  

《山海经》是一本奇怪的书,因为它的内容描写各种稀奇古怪的植被和动物,还有许多上古的传说和神话,因此连司马迁都觉得它的内容荒诞不经。但是《山海经》又是一部重要的史料,许多研究上古史、民族史都需要引用其中的片段。

在现代,也有许多人试图阅读《山海经》以解开中国早期文明的密码。然而,当人们翻开《山海经》后,立即就陷入到了绝望之中,因为开篇的《南山经》就让无数的读者望而却步。许多人了解《山海经》就是拼接一些网文,甚至出现了许多错误的认识。

主要的错误认识有两种。一种是在成书时间上。有人认为,《山海经》是一本非常古老的书籍,记载了大量夏朝或者之前的历史。实际上,《山海经》并没有多么古老,它的成书年代是在汉代。《山海经》中出现了大量的秦汉地名,甚至是秦汉的郡县名字,例如象郡。《山海经》中的神话传说和同时期的《淮南子》高度神似,而汉代是中国神话文化比较浓厚的时代。

第二种错误的观念认为《山海经》是一本世界地理书,认为其中的《大荒东经》是描绘的美洲。这种错误观点是一些不良网文带节奏影响的,没有任何证据,十分荒唐。实际上,《山海经》中描述的地理范围就是战国时代华夏民族活动的范围,也就是禹贡九州或者战国七雄的范围。《山海经》中的地理可以和《尚书·禹贡》参照阅读的。

禹贡九州:山海经描写的地理范围

那么,我们该如何阅读这本书籍呢?既然《山海经》是一本地理知识的书籍,那就要确立一个坐标系,而确立坐标系就需要寻找一个地理中心。在上古时代,中国古人以伊洛河一带为“天下之中”,夏朝的都城就位于伊洛河一带。后来,西周建立,周武王试图“宅兹中国”,在洛阳建立首都,但是他还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就去世了。之后,周公在洛阳营建东都,完成了周武王的遗愿。因此,最早的“中国”,实际上就是洛阳盆地一带。在战国时代的九州中,伊洛河一带属于豫州。

何尊铭文记载洛阳是最早的“中国”

要读懂《山海经》,首先就要找到书中的豫州一带在哪里。我读过《山海经》后,我能够确认《中山经》就是豫州一带,我们可以将《中山经》作为阅读《山海经》的突破口,也就是坐标系的中心。

由于《山海经》中记载的山水已经距离现在太遥远,因而无法考证出每一座山,每一条的河的具体位置了。但是《山海经》中的山脉都是成体系的,我们只需要根据其山系的河流走向,就能够判断其山的主要位置。

《中山经》中描写的第一座山是薄山,这座山有十五座山峰。其中最西的甘枣之山有共水发源,最终向西流入了黄河,“共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河”。根据其流向,可知此山位于山西西部一带。其中第三座山,“渠猪之水出焉,而南流注于河”,如此,我们可以判断此山在山西的南部。

根据以上的两条线索,我们基本可以确定,薄山就是山西的中条山。中条山,以西部有河流流向黄河,南部有沁河发源,流向黄河。

再看第二个条山脉——注山。这条山脉也是东西走向,其中第二座山峰“发视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砥砺。即鱼之水出焉,而西流注于伊水。”这里的河流向西流入了伊水,可见,这座山位于洛阳盆地的东边。

第四座山叫做鲜山,“鲜山……鲜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伊水”。鲜水既然向北注入伊水。第五座大山叫做阳山,“阳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伊水”。第七座大山叫做葌山,“葌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伊水”。最后一座山叫做“蔓渠之山”,“伊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”。

通过以上的河流信息,我们已经基本确立了注山的位置。注山,实际上就是伏牛山北部一带。伏牛山,是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中段,位于洛阳盆地的南部。其中的陶湾镇三合村闷顿岭就是“蔓渠之山”,是伊河的发源地。

在注山山脉中,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名,叫做“昆吾之山”。昆吾是楚国的祖先祝融氏曾经停留过的地方。夏朝曾经分封了一个诸侯在此,《国语郑语》说:“昆吾为夏伯”。另外,第五座大山叫做阳山,其发源的河流叫做阳水,而夏朝初期的首都叫做阳城,这预示着阳城位于伊洛河一带。

《中山经》中的第三条山脉叫做“萯山”,为东西走向,一共五座大山,其中第四座大山有重要的河流信息,“宜苏之山……滽滽之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河”。第五座山为“和山”,“九水出焉,合而北流注于河”。可见,萯山位于黄河的南岸。

这座山有关于大禹的一些信息。第二座大山“曰青要之山,实惟帝之密都。北望河曲,是多驾鸟。南望墠渚,禹父之所化,中多仆累、蒲卢。”意思是青要山,就是帝的“密都”,向北可以看到河曲(黄河拐弯的地方),向南可以看到大禹有关的墠渚。

综合以上的地理信息,可以判断萯山就是秦岭东部的华山,这里的河流向北流入黄河,同时也能够看到河曲。

《中山经》中的第四条山脉,叫做“釐山”,为东西走向。这条山脉位于伊洛河之间,因为其中有四座大山发源的河流向北或者向西流入了洛河,而有一座山的河流向南流入了伊水。可以得出,釐山就是今天的熊耳山,它西起卢氏县,向东北绵延至伊川县折而向东,主峰全宝山海拔2103米,是著名的道教名山。

《中山经》的第五座大山,也叫做薄山。这座大山位于黄河以南,洛河以北,其中记载“尸山……尸水出焉,南流注于洛水”,“良馀之山……馀水出于其阴,而北流注于河;乳水出于其阳,而东南流注于洛。”“蛊尾之山……龙馀之水出焉,而东南流注于洛。”根据其河走向,可以判断此山就是崤山,是秦岭山脉的分支。

《中山经》中的第六条山脉,为缟羝山,一共十四座大山。此山脉位于伊洛河以北,黄河以南。其中的第一座山为平缝之山,它“南望伊、洛,东望榖城之山”。该山脉发源的河流主要有三个流向,一个是向北流入了洛河,另外就是流入了榖水,还有一个方向是流入了黄河。实际上,榖水也是洛河的支流,该山脉中有一座山叫做“墦冢”,是榖水的发源地,“榖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”。如此,基本能够判断该山的位置。

该山脉中有一座大山叫做“夸父之山”,这里有一片桃林,有湖水发源,流入黄河。历史上有夸父追日的故事。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:“夸父不量力,欲追日景,逮之于禺谷。将饮河而不足也,将走大泽,未至,死于此。”夸父向寻找的大泽可能即使这里的湖水。

《中山经》的第七条山脉为“苦山”。此山当位于伊水的北方和洛河的南边。因为其发源的河流都向南流入了伊水,如“放皋之山,明水出焉,南流注于伊水”,“大蜚之山……其阳狂水出焉,西南流注于伊水”。另外一部分河流则向北流入洛河,如“少室之山……休水出焉,而北流注于洛”。另外还有河流直接流到了黄河。除了有少室山之外,这里还有“泰室之山”。如此,可以基本判断此山就是嵩山。

第八条山脉,为荆山。荆山,作为楚国的发源地,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地方。荆山的河流向南流入了长江,如第一座山“曰景山……雎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江”。此山脉中有古代五岳之中的衡山,“曰衡山,上多寓木、榖、柞,多黄垩、白垩。”实际上,这里的衡山就是上古时候的雉衡山,是伏牛山的分支。根据这些信息,可以判断荆山就是现在的伏牛山一带,而雎水就是丹江,为什么它叫做丹江,《山海经》记载:“雎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江,其中多丹粟,多文鱼。”丹粟就是丹砂,古代的楚人可能在此提炼丹砂。

第九条山脉,为岷山,此山的第一座山为女几之山。“曰女几之山,洛水出焉,东注于江。”而这里的洛水也不是流入黄河的洛河,而是流入江水的洛河。岷山的主峰当时第二座大山,它的名字就叫做岷山,“江水出焉,东北流注于海”。注意,这里的江水并非是长江,且看下一条记载,“崃山。江水出焉,东流注于大江。”这就意味着江水只是长江的一条支流。除此,这里还有多条河流也流入了大江。

第十条山脉没有统一的名字,为东西走向,一共有九座山脉,但是没有记载任何河流的信息。

第十一座大山,也没有明确的名字,一共有48座山。但是提到和荆山接壤。此山河流向南流入汉水,如“湍水出焉,东流注于济;贶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汉”,“济水出焉,南流注于汉”。另外,其东部山脉的部分河流流入了汝水,“亲水出焉,东南流注于汝水”。根据地形图分析,此山同样当是伏牛山的东段。

《中山经》的范围

通过以上的分析,基本就确定了《中山经》所描述的范围。其北到山西省的中条山,其南到达了伏牛山,其西到达了华山,其东达到了嵩山。可见,《中山经》描绘的地方,恰好就是洛阳盆地。洛阳被视为天下之中,因而被收录到“中山经”中。有了洛阳为坐标,我们就能够继续考证《山海经》中的其他地方了。

相关文章

  • 牡丹花象征着什么意义呢(“国花”牡丹的象征意义与寓意)

    “惟有牡丹倾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”,牡丹,雍容华贵、国色天香,素有“花中之王”的美誉。尤其观赏牡丹,其花型大而饱满,花色丰富艳丽,盛开时犹如盛唐时期身着华服的女性,赏心悦目之美令人难以忘怀。牡丹,不仅美在外观,更美在内在,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下,牡丹花的四大寓意是什么?牡丹,是富贵美满的象征牡

    2025-05-06 02:32:32

  • 离婚要准备什么证件资料(民政局离婚带啥手续)

    自从有了离婚冷静期后,协议离婚的夫妻需要跑两次民政局。第一次去民政局离婚主要是提出离婚申请,申请时需提供以下证件和证明材料:双方身份证、双方户口本、双方结婚证,然后双方在民政局现场填写《离婚登记申请书》。注意,此时不需要携带离婚协议书,离婚协议书是在渡过了离婚冷静期后,第二次民政局去正式办理离婚证登

    2025-05-06 00:32:01

  • 家里穿衣镜放什么位置好(镜子摆放位置有哪些?)

    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”出自《旧唐书·魏征传》,意思是用铜作镜子,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。日常生活中镜子是每家每户都要用到的物品,一个漂亮的穿衣镜,不仅方便出门穿衣打扮,还可以给家里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。穿衣镜的摆放空间1.客厅在客厅摆放一款漂亮的穿衣镜,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,同时还可以舒缓你疲惫的

    2025-05-05 05:28:42

  • 为什么要炉渣找坡(炉渣垫层施工工艺技术及要求)

    适用于混凝土基层上做炉渣垫层工程。1.材料要求(1)炉渣:宜采用烟煤炉渣,表观密度应为800kg/m3以内;炉渣内不应含有机杂质和未燃尽的煤块,粒径不应大于40mm,且不可大于垫层厚度的1/2;炉渣粒径在5mm以下者,不得超过炉渣总体积的40%。 (2)水泥: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,

    2025-05-05 02:14:29

  • 无涂层为什么不粘锅(不粘锅涂层掉了还能用吗?)

    不粘锅涂层掉了,还能用吗?千万别“忽视”,可能会危及生命现在越来越多家庭炒菜的时候,都喜欢使用不粘锅了。因为不粘锅价格便宜,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,最主要的是,不粘锅炒菜的时候不会粘在锅底,平时清洁的时候,用水冲一冲就搞定了。不粘锅之所以这么神奇,主要是因为锅里面有一层不粘涂层,这种涂层才是它好用的秘

    2025-05-04 05:12:03